首页 财经内容详情
除牌!港交所铁腕取消上市公司地位数量创历史新高

除牌!港交所铁腕取消上市公司地位数量创历史新高

分类:财经

标签: # Telegram搜索技巧

网址:

SEO查询: 爱站网 站长工具

点击直达

香港新闻网2月17日电 2023年才过去一个月多月时间,港交所就取消了9家上市公司地位。自港交所2018年8月修订《上市规则》有关除牌条文正式生效后,港股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从2018年的4家猛增至2022年的47家,创历史新高,2022年除牌公司数量占过去11年来总和的44%。

港交所除牌上市公司家数创新高

踏入新年,一些上市公司陷入焦虑。因为,危险了!

2月6日,港交所一天之内取消4家公司上市地位,包括昌兴国际、鲜驰达控股、南岸集团、中国网络信息科技,2月15日,五龙动力、中盈集团控股、国投集团控股被取消上市地位,今年以来合计有9家上市公司退市。

尤为值得关注的是,有17家内地房地产上市公司因未能刊发2020/2021年度财报而停牌,根据港交所《上市规则》规定,若上市公司持续停牌18个月便有权将股份除牌,故去年3月开始停牌的17家内房股,在今年9月将面临除牌风险。

2018年,港交所修改上市条例,推出“快速除牌”机制,条例规定:主板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(主板《上市规则》第6.01A条),GEM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(GEM《上市规则》9.14A条),港交所有权取消公司上市地位,也可视乎个别停牌公司的具体事项和情况随时刊发除牌通知。港交所还会给停牌上市公司一个补救期,如果在补救期内未能复牌,港交所就将其除牌。

数据统计显示,2022年,港交所按照《上市规则》的除牌程序取消了合计47家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主板上市公司37家,GEM上市公司10家,除牌时合计总市值284亿港元,而一旦公司遭到除牌,股东持有的股票顷刻间成为废纸,价值几乎为零。

2011-2022年香港上市公司除牌数量统计  图源:证券时报

被除牌上市公司的几个特征

2023年伊始,肉眼可见港交所的除牌速度还在加快,甚至一天之内同时取消多家公司上市地位。短短1个半月港交所一共除牌9家上市公司,可以预见今年的除牌数量不会比去年少。

仔细分析这47家除牌上市公司,有几个特征:

一是市值较小,总市值在10亿港元以下的有42家,总市值1亿港元以下的19家,最小的高富集团控股,退市前总市值仅656万港元;

二是大部分属于消费行业,且无实质性经营业务,没有足够的业绩支撑其上市地位,有“养壳”之嫌。

对于长时间停牌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“养壳”对港股声誉的损害,港交所的监管信号日趋严格。据证券时报统计数据显示,自2018年《上市规则》修改除牌程序生效以来,勒令除牌的数量逐年激增,在过去的四年里(2019-2022)合计除牌达到131家,占2011年以来被勒令除牌公司总数的85.6%。2011年至2018年,合计除牌上市公司数量仅22家。

而随着港交所净化香港股市的决心,可以预见对这些停牌公司会持续采取行动。据统计,截至1月31日,停牌超过3个月或以上的上市公司数目达到110家,其中获得上市委员会批准除牌的上市公司有15家。另据媒体消息,有7家主板公司及1家GEM公司已向港交所申请复核除牌决定,复核程序正在进行。  (完)

 当前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

发布评论